一、个人简介
董雪静,1972年11月出生,汉族,中共党员,文学博士,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教授,女教授协会会长。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、上海教育科研项目等课题10余项,发表论文20余篇,出版专著3本。
二、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
2003年于河北大学获得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;2006年于复旦大学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;1994年至2003年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任教;2006年至今在上海电机学院任教。
三、代表性科研成果
专著:
1.《诗意的信仰——经典文学与诗意人生》,华文出版社,2024年。
2.《诗意的凝视:“厚”范畴的审美空间》(专著),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,2020年。
3.《高校本科专业评估实践指南——上海的探索与经验》(合著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9年。
主要论文:
1.《中国古典美学“厚”范畴审美风格论》,《学术交流》(CSSCI)2013(4)。
2.《中国古代书法美学“厚”范畴论》,《学术论坛》(CSSCI)2012(4)。
3.《厚德:中国传统美学人格修养的重要范畴》,《湖南社会科学》(CSSCI)2011(4)。
4.《严羽“气象浑厚”审美论》,《求索》(CSSCI)2007年(6)。
5.《味厚:中国古代文论重要的审美鉴赏范畴》,《飞天》(北核)2010(2)。
6.《殷商地域文化与〈诗经〉恋歌》,《北方论丛》(CSSCI)2005(5)。
7.《〈诗经〉社庙恋歌探源》,《兰州学刊》(CSSCI扩)2005(5)。
8.《诗经水滨恋歌探微——兼论诗经中的“水”意象》 《兰州学刊》(CSSCI扩)2009(1)。
9.《庄子静养观与文学养生》,《求索》(CSSCI)2009(8)。
10.《诗意生存:庄子生命美学的起点和旨归》, 《名作欣赏》2024年(3)。
11.《芳华依旧:古典诗词中海棠意象的柔美意蕴》《名作欣赏》2023年(6)。
12.《风骨傲然:宋代诗词对海棠审美品格的升华》,《名作欣赏》2023年(12)。
13.《协同自主:上海市高校专业评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——基于第四代评估理论的应用探索》,《中国大学教学》(CSSCI)2017(3)。
14.《基于数据支持的教学质量常态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——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》, 《上海教育评估研究》2018年(2)。
15.《产教城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美育教学创新实践——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》,《艺术教育》2022年(6)。
四、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
上海市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
上海市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专家
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高校测试辅导员
国际认证协会(IPA)国际注册高级汉语教师
中国诗经学会会员
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
上海电机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
五、主要研究方向
国际中文教育、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、高等教育评估
六、在研项目
1.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“基于产教城融合发展的高校美育创新与探索——以上海电机学院服务临港新片区为例”(主持)
2.上海电机学院横向科研项目“崇明三星镇海棠红色文化挖掘与提升项目”(主持)
七、联系方式
邮件地址:dongxj@sdju.edu.cn